央广网西双版纳4月6日音讯(记者 魏文青)近来,万千气象看云南·西双版纳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龙镇曼栋村委会曼费村小组、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委会龙利和勐景来村小组、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弄老寨村小组、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委会会龙村小组,近距离了解各村在强边固防、村庄复兴、基础设施、工业展开、底层办理等现代化边境夸姣村建造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为主线,联合和带领各族大众同向发力、苦干实干,以典型引路全域打造“四型演示村”,一个个美丽的现代化边境夸姣村串珠成线,千里边远地方出现边民富、边远地方美、边防固的杰出局势。
曼费村:打造强边固防美丽夸姣村
一致的蓝色房顶、复古的傣式修建、洁净整齐的院子、绿树红花的路途……在景洪市曼栋村委会曼费村小组,村容村貌整齐洁净,庭前屋后花团锦簇,分外夺目耀眼。
曼费村的美丽“蜕变”是在2022年完结的。参加到美丽寨子建造中来的曼费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村容村貌,构建出一个美丽宜居的村庄样貌。景洪市勐龙镇党委书记万陈华介绍,村小组活跃谋划举行首届边贸互市节,招引300多个沿路货摊商家进驻,20户农户在院子开设客栈、餐饮、东南亚百货出售等运营主体,3天的时刻户均增收800余元,村集体创收4.5万元。此外,村小组每周日常态展开赶集活动,推进村组继续增收,估计村集体年均增收84万元,布局业态50余户,户年均增收3.8万元。
曼费村的“美丽”还来自乡民们的勤劳致富。近年来,曼费村发挥劳务资源优势,组成村小组劳务运输队11支132人,依据勐龙(240)通道劳务需求,由村干部顺次分配务工使命,有序输出村内劳动力,完成乡民务工、务农“两不误”。一起,村小组盘活土地资源,转租土地162.2亩,2023年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现在的曼费村家家户户日子好了、腰包鼓了,日子跳过越兴旺,建成了强边固防、村庄复兴样板村。
龙利村:搭“感恩桥”敞开新日子
沿着宽阔整齐的“极边感恩榜首桥”——龙利桥,采访团一行走进坐落中缅边境的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乡民小组,砖混或木结构的傣楼错落有致,农户房前屋后栽种着花草树木,墙壁上用竹子拼制成各种涵义夸姣的图画,别有一番风味。
龙利村(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龙利乡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玉儿囡介绍,2020年4月19日,云南省领导深化打洛镇打洛村调研时了解到龙利乡民小组因打洛江隔绝、农特产品难销、经济展开受限的状况后,专门安排资金建造龙利桥。
龙利桥于2020年7月5日开端修建,当年12月31日便建成通车。龙利桥建成通车时,乡民们欢欣鼓舞庆祝,将其取名为“极边感恩榜首桥”,并写下对联:“打洛江源源不绝泽润边境,感恩桥路畅人和惠通龙利”。自此,龙利乡民小组完毕了乡民出行就事要绕行六公里高低边境小道的前史。
龙利乡民小组的田间地头,各类特征经济作物长势喜人。现在,龙利乡民小组有犁地464亩、林地380亩,工业以橡胶、火龙果为主。2022年,乡民经过“特征经济作物+院子经济”形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显着。
勐景来村、会龙村:寨子+景区”激活边境村庄文旅展开
弯曲的打洛江、精巧的塔林、特别的民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有原汁原味的傣族寨子,诱人的热带田园风景和憨厚的傣家风情。
勐景来乡民小组长岩温相介绍,近年来乡民小组党支部安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采纳“党支部+企业+乡民”运作形式,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旅行、健康摄生、民族文明于一体的田园特征综合体——“勐景来景区”。乡民小组经过推进文旅、农旅深度交融展开,推行“寨子+景区”形式,建成“香水莲花稻田庄园”。乡民经过景区分红、景区务工、院子经济等途径完成增收,走出了一条现代化边境村庄文明旅行展开路子。
据介绍,勐景来乡民小组坚持开发与维护偏重,既展开村庄旅行,又为游客保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共同风景。勐景来规划出傣族传统寨子维护区、田园风景游览区和热带特征农业栽培区三大功用分区,撤除异化老化修建,一致为传统干栏式修建风格,景区“热、傣、水、边”特征资源得到有用开发。现在,勐景来已成为国家4A级旅行景区,先后取得“我国傣族文明维护传承演示基地”“我国文明旅行演示基地”“我国美丽休闲村庄”“全国村庄旅行要点村”等国家及省、州、县20余项荣誉称号。一座山明水秀、业兴民富的傣族特征旅行村庄正蓬勃展开。
勐景来村(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与勐景来村傣家风情不同,坐落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的会龙村小组则是一派哈尼族风情。绿瓦红墙的哈尼族新居,色彩鲜艳的斑纹、图腾,推窗就能看到的青山碧波。
会龙村归于半山区,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寨子。会龙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与望天树景区签订协议,环绕“食、住、行、游、购、娱”展开深度协作,交融展开。景区把会龙村庄旅行产品归入望天树旅行线路产品一致营销推行,要点推出会龙村研学旅行、雨林步行、观鸟、农特产品选购、民俗风情体会等旅行项目。一起景区与会龙村在会龙村A级旅行景区创立和运营办理、生态文明建造演示创立、生态旅行演示创立等方面联合展开,终究完成两边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方针。
现在,不少到望天树景区等周边旅行的客人都会“拐”到会龙村“打卡”,节假日入住还要提早预定。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会龙村累计招引10000余人次游客,30余个集体前来参观体会,营业额累计达90000元,劳务收入户均增收6000余元。
贺开村:一片茶叶助力村庄复兴
走进坐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的贺开古茶园,放眼望去生气勃勃的古茶树从山腰一向延伸至山顶,山峦绵绵,云雾旋绕,茶园里一派繁忙的采茶现象。茶农们络绎于茶叶绿海之中,采摘本年新春新鲜的翠芽。
贺开村茶山(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贺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泽忠介绍,贺开古茶园有古茶树230余万株,是国内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茶山之一,已有1000多年前史。
2019年,贺开村整合资金,采纳“村党安排+企业+茶农”的协作形式,引入公司,建造316平方米的茶文明特征民宿和民族文明展现项目,出产制作出系列茶产品,构建了“茶文明+旅行”的展开形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到近20万元,茶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刚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一起,贺开村还以项目为根基,延伸工业展开链条,引入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建造贺开庄园半山酒店,开发配套系列产品,构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茶旅形式,每年招引游客5万余人次,吸纳本地大众工作500余人,让大众多途径、多方法、多元化增收,描绘了生态美、工业兴、人才聚、大众富、安排强的美丽村庄新画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供给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顾客也可经过央广网“啄木鸟顾客投诉渠道”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一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络:[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咱们将追究责任。